改革从农村开始,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308页(1175字)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农村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一大二公、吃大锅饭的僵化体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什么改革从农村开始呢?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由此可见,农村的安定与发展是我国社会安定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大国,11亿人口中的9亿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农业问题始终是一个头等重要的战略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商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7-78页)农村率先改革也是长期以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一直实行的是统一经营,集中劳动,一大二公,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这种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民群众自发采取了包产到户的形式,使当时的农业生产很快得以恢复和发展,农民得到了更充分的自主权和更多的实惠,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由于突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些制度,而遭到种种非议、担心和责难。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肯定了农民的创举,他指出:“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75页)“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75页)他认为,选择生产关系形式要因地制宜,“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76页)农民群众的成功探索和邓小平的重要思想,为我国农村率先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从改革的总体战略上看,农村改革是一个试点、示范区,农村生产力落后,并且各地区差异程度不大,所以,易于确定和推行改革措施。
实践证明,农村的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为城市的全面改革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