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316页(799字)
这是我们党总结十多年改革开放经验得出的一个基本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总是有人摆脱不了“左”的思想的束缚,担心改革开放的措施会姓“资”,因而迈不开步子。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指出,束缚我们迈开改革开放步伐,影响我们大胆试、大胆闯的探索和实验,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指出,判断改革措施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只能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这就必须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这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必须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探索中前进,必须冲破一些传统的观念。衡量改革新试验、新探索的标准,只能是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离开这个标准搞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只能束缚改革的步伐。改革开放,发展我国经济,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有益的东西,不能把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优秀成果,看成是姓“资”的。
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科技、先进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本身并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
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有些先进的东西,是资本主义首先创造出来,曾经为资本主义服务,我们也可以拿来,使它改姓,为社会主义服务。总之,不能把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同资本主义相联系,不加分析地加以抛弃。
要大胆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用的东西,不被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所束缚,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