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制度的改革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3:53:57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328页(861字)

工资制度是指工资、奖金及各种津贴的支付原则、形式、办法以及工资立法等方面的制度。

我国实行的工资制度主要有:工人的技术等级工资制度和岗位工资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浮动工资制度,作为补充形式的奖励和津贴的有关规定。我国传统的工资制度是50年代中期建立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起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工资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它的主要弊端有:工资水平低、工资关系平均主义、工资标准乱、工资管理体制过死,特别是平均主义严重,“大锅饭”就是其形象说明。从1985年起,我国开始对工资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改革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公平、效率、竞争,以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分别在两个领域中进行:一是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1)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脱钩,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2)企业工资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3)扩大企业内部的分配自主权,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的工资调整。(4)建立企业工资增长基金。

(5)实行工资总量的控制办法。二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其内容主要是实行结构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构成。

现阶段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1)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要在总量控制和工效挂钩的前提下,实行符合企业特点的工资制度,体现按劳分配。(2)政府机关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标准。

(3)事业单位实行符合行业特点的工资制度,有条件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单位,可参照企业工资制度办理。(4)结合价格、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把一部分福利性补贴纳入工资,实现收入货币化,增加收入的透明度。

(5)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和银行帐户制度,严格个人所得税征管,开征一些新税种,避免个人最终收入过分悬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