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348页(1307字)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指在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社会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生产关系的调整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相联系,又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一般来说,任何社会制度中都会发生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的改革,不过其性质同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体制改革是根本不同的。
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同私人占有制矛盾发展中,社会化大生产迫使资产阶级对私有制进行的使资本带上某些社会化性质的调整,而且是通过经济危机和资产阶级内部竞争中大鱼吃小鱼的方式进行的,不是社会自觉进行的调整。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是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经济体制某些方面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它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我国原有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指出了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理论结论,还提出了改革计划体制、改革价格体系等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任务。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首先从农村开始,1984年10月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4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改革的实践和认识的深化,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的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