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战略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449页(1982字)
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
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38年,抗日战争开始转入相持阶段。
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志否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因此对于党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上的方针,也采取了怀疑和反对的态度。
为了克服党内这种右倾机会主义,使全党更明确地了解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首要地位,毛泽东在六中全会上从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方面着重地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共分6部分。主要内容是: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报告根据中国的特点和革命战争的实际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的和差不多开始就面对着的任务,是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军,组织武装斗争。
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斗争就不能解决。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报告批评了有些党员不愿研究战争和参加战争,号召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报告以北洋军阀史、孙中山的革命史和蒋介石的反革命史为例,说明有军则有权,战争解决一切的原则。
指出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现在是民族抗战,还要争民族的兵权。
在兵权问题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点东西。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真理。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但是有了枪确实可以造党,可以造干部,造学校,造文化,造民众运动。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
帝国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中国共产党在17年的斗争中,不但锻炼出来了一条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而且锻炼出来了一条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
我们不但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政治问题,而且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战争问题;不但造就了一大批会治党治国的有力的骨干,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会治军的有力的骨干。我们的军队和军事经验特别值得宝贵。要正确指导战争,就必须研究党的军事战略的变化问题。
在抗日战争中,就党的军事任务说来,大体分为两个战略时期。在前期,包括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两个阶段,主要的是游击战争;在后期即战略反攻阶段,主要的将是正规战争。
目前的抗日战争,正处在由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正规战向抗日游击战争的转变时期。
这个战略转变,是在这些特殊情况下进行的一个极其严重的转变,必须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成为游击军和游击战,才能同敌情和任务相符合。
这时可能发生的,一方面是轻敌倾向,又一方面是恐日病。但这一转变关系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关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非常之大。
就整个抗日战争来说,正规战争是主要的,游击战争是辅助的。在首尾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两个阶段,都是正规战争为主,辅之以游击战争。在中间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敌人保守占领地、我虽准备反攻但尚不能实行反攻的情况,游击战争将为主要形态,而辅之以正规战。
不懂得正规战争是解决战争最后命运的关键,不注意正规军的建设和正规战的研究和指导,就不能战胜日本。
但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占着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游击战争,忽视游击队和游击军的建设,忽视游击战的研究和指导,也将不能战胜日本。
因为大半个中国将变为敌人的后方,如果没有最广大的和最坚持的游击战争,则我正面主力损伤必大,敌之进攻必更猖狂,相持局面难以出现,继续抗战可能动摇,即若不然,则我反攻力量准备不足,反攻之时没有呼应,敌之消耗可能得到补偿等。因此,游击战争实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游击战争的坚持,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出现。
我们将经过游击战争积蓄力量,使自己成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因素之一。
两军敌对的一切问题依靠战争去解决,中国的存亡系于战争的胜负。因此,研究军事的理论,研究战略和战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不可或缓。
为了全党和全国的需要,军事知识的通俗化,成为迫切的任务。而战争和战略的理论则是一切的骨干。
报告对于克服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统一全党思想,明确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军事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