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景山学校题词》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525页(956字)
邓小平1983年10月1日所题写。
从1960年起,北京景山学校就开始进行中小学教学改革试验。多年来,他们在集中识字、作文教学、编写数字新教材,儿童科学知识的启蒙、外语训练,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在高年级增设新知识、新技术的课程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校又逐步恢复了各项教育改革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83年秋,全校师生致信邓小平,汇报该校几年来进行教学改革的情况。邓小平即为该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9月23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这一题词。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这个题词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说教育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向。当前,我国的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必须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
在教育的改革上,也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说教育要适应当今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要学习外国的新成果、新经验。
民族虚无主义固然错误,盲目排外现象也不可取。在教育的发展上,只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不断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说教育要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宏大的战略眼光,就不可能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教育的建设上,既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又要高瞻远瞩,着眼于国家与世界的未来。教育不仅要为90年代的经济振兴服务,更要为21世纪经济的更大发展做好准备。
“三个面向”,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其中面向现代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的这一题词是针对教育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总任务、总目标的需要而作出的。就教育工作而言,“三个面向”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指明了教育调整改革的战略方向,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有关教育方针的内容。实际上,“三个面向”不仅适用于教育工作,而且也适用于科技、经济、国防等各方面的工作,体现了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
因此,这一题词的发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