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561页(1809字)
邓小平1986年9月至11月的四次谈话中有关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内容节录。
这四次谈话分别是:1986年9月3日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的谈话;1986年9月13日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的谈话;1986年9月29日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雅鲁泽尔斯基时的谈话;1986年11月9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的谈话。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指导下逐步展开并深化的。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开始考虑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对党在建国以来走过的历史道路进行全面的总结,这一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此后,根据邓小平这次讲话的精神,党和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若干重要的改革措施,在实行党政分开、下放权力、加强法制建设和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
然而,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并没有停顿下来,而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断深化和完善。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我国开始了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正是在这种实践要求的推动下,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6年6月10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央领导同志汇报经济工作情况时专门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此后在9月至11月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在不同场合连续四次着重论及了这个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一、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其主要障碍就是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他明确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二、明确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邓小平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三、指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邓小平指出,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
第二个内容是权力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他强调,在改革中,不能照搬西方的,不能搞自由化。四、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对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设想,他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向着三个目标进行。
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这里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五、强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审慎从事,要有一个期限。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现在还在讨论。
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
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
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
他提出,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明年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要有一个蓝图。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为我们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具体的方向。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正式确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即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十三大以来,我们在精简机构下放权力、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民主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执行,并取得了很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