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769页(902字)
【介绍】:
1908年生,江苏无锡人,原名薛萼果。
经济学家和中国当代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1923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无锡支部书记。1925年由中国共产党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1930年回国。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委书记。
1940年到苏北解放区,在中共华中局宣传部和党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苏皖解放区货物管理局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职务。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983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从50年代中期起,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孙冶方价值论”体系。
他提出两个起点论,即以产品和商品作为研究起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品和商品都包含价值,提出两种价值规律论,即产品价值规律和商品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两种要求,即价值规律要求在生产中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节约劳动时间,又要通过它调节各部门之间的劳动分配比例。他还是倡导研究社会主义流通的先驱,带头批判了社会主义“无流通论”,恢复了马克思关于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的观点,批判了斯大林把交换排除在生产关系之外的论断,认为流通问题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的关键,主张把计划工作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问题上,提出了“过程法”原则,它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结的环节:①即在研究生产关系时要紧密联系生产力。②通过对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社会生产的总过程的深入解剖,来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全貌。他一贯主张改革旧的管理制度,重视经济效果,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新路子。1960年,编写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初稿,打破了传统教科书的束缚,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积累了经验。其主要着作有《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续集·修订本)》、《社会主义经济论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