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 牢狱 监牢 牢房 狱 囹圄(囹圄)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222页(1238字)
监狱jiānyù 牢狱láoyù 监牢jiānláo 牢房láofáng 狱yù 囹圄(囹圄)língyǔ
名词。
指囚禁犯人的处所。
“监狱”强调处所对犯人起监禁作用的性质;一般用于正式场合,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为法律、法学论着和司法机关所采用。例如:“周总理多次指明新疆监狱的同志没有问题,也被置之不理”(《人民日报》,1979.3.8);“人民检察院对……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牢狱”“监牢”“牢房”都强调所指的处所有把犯人严密困住、使不能越出的性质。
“牢狱”多用于囚禁重要死囚的处所,意思较重;有书面语色彩,多见于较早的白话作品。例如:“墙上开着很大的窗洞,墨黑的铁板窗紧闭,使人想起监禁死囚的牢狱”(《叶圣陶文集》,第一卷);“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郁达夫:《故都的秋》);“牢狱的高墙并不能隔断人们和丹尼斯同志的联系”(《散文特写选》,1953.9-1955.12)。“监牢”突出了监禁所的性质,多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例如:“举目看看这插翅难飞去的监牢,一片黑暗,连一丝光亮也没有”(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瑞贞,你说的对,这是监牢”(《曹禺选集》)。
“牢房”含有“监禁犯人的房子”的意味;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我在牢房里见到过你爸爸,他很坚强”;“牢房和镣铐又怎么能禁锢住一个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人民日报》,1979.3.18);“时间已是下午,男牢房的同志开始轮流‘放风’”(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仓夷这时候在哪里呢?是在黑暗的牢房里?正在那里沉思?”(《散文特写选》,1949-1979,第一卷)。
“狱”和“监狱”意思一致,是文言词,一般用于书面语(出现在“出”之后时,可用于口语),有书面语色彩;多同单音动词“入”“出”“下”“越”及单音方位词“中”搭配组合。例如:“老主任抗战前曾两次入狱”;“解缙下狱后,于永乐十三年被灌醉,埋积雪中死”(《茅盾评论文集》,下卷);“虽然父亲被救出狱,但因在狱中惊忧成疾,不久便死去了”(曲波:《林海雪原》)。
“囹圄”是文言词,比较典雅,有庄重的态度色彩和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常同“身陷”或“陷身”组合。例如:“军长叶挺……此次奉令北移,突破亲日派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身陷囹圄志不移”(《光明日报》,1979.4.6);“他就仿佛在长夜里看到了光明,囹圄中瞥见了大道,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同上报,19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