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祸 灾害 灾患 灾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577页(769字)
灾祸zāihuò 灾害zāihài 灾患zāihuàn 灾zāi
名词。
指自然的或人为地造成的祸害。
“灾祸”强调形成祸事,带来灾难;多用于人为的祸害。
例如:“不料,真是苍天显灵,灾祸降到她冯寡妇的仇人身上”(冯德英:《迎春花》);“这种反人民、反人道的暴行和给邻国制造灾祸的政策,引起世界的公愤”(《人民日报》,1979.6.17)。
“灾害”和“灾患”多用于旱、涝、虫、雹、地震、飓风等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祸害。“灾害”强调为害于人,带来困难、痛苦;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例如:“刚刚得着这个小窝的时候,徐清有一种感觉,好象到了家里,远离了一切灾害”(丁玲:《入伍》);“农业抗御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光明日报》,1978.1.1);“植物遭到蚜虫的危害……不仅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大片地枯死,造成灾害”(同上报,1979.11.30)。
“灾患”强调形成灾难而使人忧虑;只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那几乎不是风,而是要一下子便把地面的一切扫净了的灾患”(老舍:《四世同堂》,下卷);“多年来,这地区不是旱、涝,就是虫、雹,灾患频仍,人民异常痛苦”。
“灾”在意思上和“灾害”比较一致,只是没有“灾害”那样明显地突出祸害;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一般同单音词搭配组合。
例如:“去年尽管闹灾,咱村还是丰收了”;“把假话当作消灾免祸的灵芝草”(《收获》,1982,1);“任何一个人看到这悲惨的景象,都会对受灾的同胞发生无限同情”(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