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 遇到 逢 遭 遭遇 遭到 遭逢

书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7:14:18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565页(1397字)

遇yù 遇到yùdào 逢féng 遭zāo 遭遇zāoyù 遭到zāodào 遭逢zāoféng

动词。

表示碰上,碰在一起。

“遇”和“遇到”含有“事先没有预料到而碰上”的意味。

“遇”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多同单音词组合;“遇到”强调“碰上”或“见到”成为事实。例如:“昨午游九溪十八涧,遇雨,令人扫兴”;“我们在那式样奇巧的桥上相遇时,她总是有礼貌地谦逊地让过一旁”(《当代》,1981,6);“‘今天才回来哇?’他不假思索地问,当他们的眼睛相遇的时候”(沙汀:《还乡记》);“遇到风向一变,浓烟毒气便压了下来,笼罩了每个人”(王蒙:《湖光》);“资本主义文明遇到了深刻的危机”(《收获》,1982,1)。

“逢”含有“碰上是经常性的,每每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意味;常可同“年”“人”“凶”等组合。例如:“眼下又不逢年过节,买这炮仗干啥?”(《小说月报》,1982,2);“而且逢人她就声明,地是她的,做归她做,明年她不能让队附再支配粮食了”(沙汀:《还乡记》);“她暗暗祝祷,愿丈夫这一路上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遭”含有“不幸地碰上”的意味,用于带来祸害的事。例如:“那些类似幸福沟居民的住户,屡遭驱逐之苦”(《小说月报》,1982,3);“边区每年冬季,都遭敌人扫荡”(孙犁:《第一次当记者》);“突然,山后跳出一帮蒙面持刀的强盗,眼看就要遭难”(《当代》,1981,6)。

“遭遇”兼有“遭”和“遇”所带的意味,多用于不顺利的情况、不幸的事或敌人;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邓肯是西洋近代大舞蹈家,她……遭遇了多少艰难困苦,但是她不气馁,不向恶势力屈服”(杨沫:《青春之歌》);“他们的政治阴谋将要和他们的军事进攻遭遇到同样的失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当夜途中竟与敌人遭遇,战斗便立即打响了”。

“遭到”在意思上和使用范围上都和“遭”基本一致,只是强调“不幸地碰上”成为事实,多带双音词语(如“批评”“训斥”“痛斥”“威胁”“辱骂”等)充当的宾语。例如:“她做这样的事情是谨小慎微的,生怕有什么差错会遭到领导的批评”;“身居‘世外挑源’的人们,都为共同的切身利益即将遭到威胁而惶恐不安了”(《小说月报》,1982,3)。

“遭逢”兼有“遭”和“逢”所带的意味,多用于不顺利或不幸的事;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你们的小弱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人生当乱世,遭逢亡国的惨痛”;“我们可以藐视而且必须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遭遇”常用作名词,表示“遇到的不幸事情”(如说:“她童年的遭遇是悲惨的”)。这种用法的“遭遇”,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