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 注目 瞩目 瞩望 盯

书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7:22:20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620页(1269字)

注视zhùshì 注目zhùmù 瞩目zhǔmù 瞩望zhǔwàng 盯dīng

动词。

表示目光集中地、注意地看。

“注视”强调留意地凝视某种对象(具体的或较抽象的)。例如:“大家都目不转睛地噙着泪水对英英注视着”(叶紫:《丰收》);“你如蹲在那有石碛的流水边上,肯留心向水里注视,你可以发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郭沫若:《洪波曲》);“杨晓冬盯住这些洞口,注视了很久”(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只见他伫立着,凝目注视着远方”。

“注目”强调把目光集中到某一点上,意思比“注视”重些;使用范围较窄,所及的对象限于具体事物或人;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

不能在后面带上“着”;和“引人”组成固定词组“引人注目”。例如:“他们……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方志敏:《清贫》);“有一种兰花,名叫肯山兰,最引人注目”(《人民日报》,1982.1.31);“把土豪劣绅戴上一顶纸扎的高帽子,……用绳子牵着,前后簇拥着一大群人。

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瞩目”和“注目”意思一致,但行为的施动成分限于集体或很多的人,使用范围也更窄,一般只用于重大的行为、事件、表现等;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较浓厚,口语里不用。

也不能在后面带“着”;常同“举国”“举世”“世人”“众(所)”“引人”搭配组合。

例如:“举国瞩目的第五届全运会今年九月就在上海举行”(《文汇报》,1983.4.16);“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词选集》);“这个漂亮、活跃、聪明而又单纯的人,又成了众所瞩目的宠儿”(《小说月报》,1982,3);“近年来中篇小说创作引人瞩目,涌现了一批思想和艺术都好的佳作”(《人民日报》,1983.3.8)。

“瞩望”含有“带着某种期望或关切的目光去看”的意味,一般只用于人;意思的轻重和“注视”一致;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比“瞩目”的更为浓厚,较少使用。例如:“老汉站在冈头,瞩望着他那渐走渐远的儿子”;“社员们,伫立在田野上,瞩望你;工人们,肃立在机器旁,呼唤你”(李瑛:《一月的哀思》)。

“盯”强调注意地看,含有“紧紧看住”的意味,意思比“注目”还重;一般用于人和具体的事物;有口语色彩,适合在口语和俗白文字中使用。例如:“注意!有个人在后面盯着你”;“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茹志鹃:《百合花》);“这一敲,人们以为还有什么重要指示,赶快又静了下来,把两眼紧盯在老陈的脸上”(魏金枝:《两个小青年》);“她的眼睛贪馋地盯住了舞台”(徐迟:《牡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