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期待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53:5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169页(480字)
群体依据个体的身份和角色所表达的希望和要求。
它总是反映在根据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各种群体的不同要求制定出来的群体准则和行为规范上。这些准则和规范对该群体的人起作用,成为个体的行动动机。
社会期待有不同的层次,有国家的、政党的、学校的、班级的、家庭的以及伙伴的等等。
但社会期待不同于正式的法律、党纪、职务守则及其他的调节机制,它具有不成文的和并非总是可以意识的性质。
社会期待是由社会定势、社会定型、知识要素、评价及信任等形成的。对个体来说社会期待包括两方面:一是有义务根据群体的期待行事;二是有权利期望周围的人的行为符合他们的身份和角色。
每个人都同时属于各种群体,因而在自己的活动中都建立了一整套的社会期待系统。不同的群体对个体具有不同水平的参照性,常会引起个体的动机斗争。
观察表明,从少年期开始,当社会期待和个体的需要产生矛盾时,群体的社会期待便能抑制个人的需要的实现。因此,要了解和教育一个人,首先要研究他所参照的群体价值和行为准则,了解各群体对他的参照程度,帮助他接受群体社会期待,并使之内化成为个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