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52:5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61页(395字)

个人不良道德品质之一。

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实在、不真实,言行脱节、表里不一、口是心非、滑头滑脑等品质。与诚实相对立,与自私自利相一致。其根本特点在于:明知是不道德的行为,但为了个人的利益,出于卑鄙的动机,却硬加上道德的外衣,于是便说假话,办虚事。虚伪是剥削阶级的一种恶习,并在阶级社会广为流传。

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剥削阶级已不再存在,但虚伪的品质仍然在少数意志薄弱者身上存在,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上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忠心,三心二意,甚至在紧急关头背叛党和人民;在工作上搞浮夸,任意夸大成绩和缩小错误;在学习上不虚心,不懂装懂;在作风上吹撒谎,文过饰非,投机取巧,骗取荣誉;在与他人交往上虚情假意,口蜜腹剑,笑里藏刀,不以诚相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要求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同一切虚伪现象作斗争,扶正压邪,形成正直、诚实的良好品德和社会风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