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55:5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71页(698字)

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概括了古希腊各派德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德育学说。

主要内容有:1.德育是建立优良城邦的基本途径。“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有好公民的品德,只有这样,城邦才能成为最优良的城邦。”为此,必须根据城邦政治体制的要求对公民进行品德教育,因为,“公民既各为他所属政治体系中的一员,他的品德就应该符合这个政治体系”。2.德育是促进儿童和谐发展的重要部分。

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他认为,与灵魂的区分相适应,必须对儿童实施体、德、智、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德育的目的在于用某些原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人类所追求的善和至善。至善是个人和国家的相同目的。

3.德行可教。否认道德是天赋的,认为它是人的情感和行为的中道,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操行成为有道德的人。他曾从语词学进行分析,指出道德德行是由习惯这个词演化而来的,人的德性可以通过训练而改变。德性是人力所及的,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训练而完善起来。

他还提出,道德训练过程就像人们学习技艺一样,是经过多次重复练习学会的。4.中道是道德的基本原则。对古希腊的道德规范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从量的角度对此作了新的说明。认为,人的情感和行为的过度与不及都是恶的表现,只有适度才是善。

“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于适当的人和对象,持适当的态度去处理,才是中道,亦即最好的中道。这是德性的特点。”据此,他对一系列特殊的道德规范进行了具体分析。如认为勇敢过度为鲁莽,不及为怯懦;节制过度为麻木,不及为放荡;乐施是挥霍和吝啬的中道;慷慨是粗俗和卑鄙的中道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