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1:06:2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402页(502字)
教育方法之一。
原意是用黏土烧制成器皿或把矿石中的金属冶炼出来。比喻给人的思想、品德、个性以影响和教育。
陶冶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古今中外一些伟大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并善于利用陶冶方法。“陶冶”一词的提出始自汉代董仲舒。他在答汉武帝的《对贤良策》中说:“或红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陶冶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人文主义教育家反对灌输和死记硬背,提倡陶冶和启发。因为他们坚信儿童自身有成长的潜能,只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条件,儿童会“自然而然”地成长。这种教育思想承认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积极进步的思想。但是,如把儿童的主体性夸大到极端,认为可以完全不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这就走向了反面,导致放任自流。今天,陶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德育、美育方法;人们对这种方法的优缺点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般来讲,其教育效果比较巩固和持久;但其实施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且时间周期较长,对师生要求都较高。
上一篇:潜移默化
下一篇: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