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1:22:4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456页(879字)

青少年的记忆能力不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而是随着年龄、经验的增长,非记忆的智力因素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以及活动状态,所受教育训练等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

它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得以提高。主要途径有:1.集中注意力。这是增强记忆力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排除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刺激,防止学生分心,以便他们能够准确地领会教师所讲内容。

2.明确记忆的目的性,提高兴趣和责任心。有明确的目的是提高记忆的重要条件,这样才会把全部的识记活动集中在识记对象上,并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实现它。

另外,培养记忆力还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兴趣浓、情绪乐观,与长期牢固的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3.要理解记忆的内容。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若要记得牢,先要理解透,对记忆内容理解越深刻,思维活动越积极,记忆效果越显着。

4.要把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再认与再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与长处,达到最佳识记效果。5.掌握遗忘规律。防止产生不应有的遗忘。

记忆和遗忘是相辅相成的,要有所遗忘,才会有记忆,什么也不遗忘的记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遗忘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来说,造成遗忘的规律有:(1)消退抑制。

即暂时联系由于没有得到强化而趋于消失,因此要防止遗忘就必须组织学生及时复习。(2)外抑制。

使头脑中的暂时联系一时性地趋向消失。防止外抑制的最好办法是尽量减少外界干扰,消除紧张情绪。

(3)超前抑制。是由于脑力负担过重,超过了大脑神经细胞活动能量的一定限度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合理地安排作息制度,让学生劳逸结合。6.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和复习活动。

这是巩固记忆、减少遗忘的有效办法。不管是背语文字词或外语单词,还是数学概念,都要听、读、写、用并举,让耳、眼、嘴、手都参与,沟通大脑皮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加深记忆的深度。

7.运用记忆方法,巩固教学成果。有效的记忆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反复阅读法、比较法、归类法、熟记法、对立记忆法、规律记忆法等等。但不同人的记忆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人而异地指导一些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