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24页(1078字)
【生卒】:1578—1645
【介绍】:
明哲学家、政治家。
字起东,号念台,人称蕺山先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太卜少卿、通政司右通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等职。为官正直,“素有清名”,因“群小在位”,几遭罢斥。
明亡,绝食死节。从许孚远学,聆师教“论学不在虚知,要归实践”后,“为之猛省”,“终身守师说不改”。
其生大半岁月用于学术活动,无论设科授徒还是从事着述,皆卓有成就。讲学十余载,“历东林、首善、证人三书院,从游者不下数百人”,培养了许多名学者与气节之士;其着述甚丰。
学术观点早中期“上承濂洛,下贯朱王”,后倾心于王学,及晚年发现王学禅化趋势严重,力图脱其束缚未竟。
然明清之际,“王门下惟蕺山一派独盛”,该派既继承了王学,又以与心学迥异的新的思想内容的命题修正了王学。在主体论方面,其理气论、道器论仅继承发挥了张载等人的观点,但对明末以后新思潮产生有启导作用。心性问题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心性论方面,不同意分人性为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从其“离气无理”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刘子全书》)命题,在此命题下作了许多有价值的判断:人性以形骸为本;人性的内容是人的生理机能,虽不全面,但从存在与意识、具体与抽象关系上批驳了先天道德论;否定人性先天禀赋,把人所以有差别归于后天的“习”与“学”。
在认识论方面,阐述良知是学而后知的;强调“闻见之知”是认识的基础;不承认“德性之知”,主张依赖闻见的睿知。在道德修养方面,仅从“开万古聋瞽”的历史作用肯定“良知说”,更多的是据其解释并维护的诚意之道对“良知说”进行质疑与辩难。
理由是该说与“《大学》之说终有分合”,是“架屋叠床之举”,还从多方面剖析“四句教”“益增割裂”。系统地论证与发挥作为学说宗旨的“慎独”,既是一种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又是同其人性论和诚意说密切联系的唯心主义伦理学说,对“独”这一范畴作了规定与阐发,并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出“知过”有“真知”、“尝知”,否定不要“工夫”的“直证本心”,惟“兢兢业业无负本心”,方可达到“至诚”、“见独”的道德境界。其生死观持“从天地万物一体处看大身子”观点,不主张弃死轻生,提倡以仁义为标准。其“匡教时艰”的主张有“厚民生”、“重民命”、“明世教”,虽批判了弊政与君主专制,但仍没有超出儒家传统的“仁政”、“德治”的社会政治思想藩篱。
学生及后人编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等,其着19世纪中叶曾在日本流传。(陈远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