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2:01:0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22页(602字)
【生卒】:1558—1639
【介绍】:
明哲学家、经学家。
字仲舆,号楚望,湖北京山(今湖山)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
知缙云、永嘉二县,入为礼科给事中。因上书弹劾宦官和地方有司,降宜兴县丞,江阴知县,仍不为要人所喜,再降,遂挂冠而归,筑园着书,不通宾客。在明代穷经之士里,实为巨擘。于《五经》外,《仪礼》、《周礼》、《论语》、《孟子》等各着均解,疏通证明,一洗训诂之气。
其学主性善说,谓:“性既至善,不待养而其体常定”(《知言》)。反对空谈心性,认为“人性虽善,必学习而后成圣贤”(《四书摄提》)。其学一生多变,早年重佛老,中年喜理学,至晚年又转而批判佛理、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提出新道论。主张“道以行为本”,注重行的作用。认为道与现实世界相联系。
“道不离宇宙民物,……圣人礼乐即道,四科即学。”“故圣人教人,择善固执,只在人伦庶物间”(同上)。斥佛、道于世外言道,“二氏以民物为幻,以空寂为真,故道出于世外”(同上)。
指责佛、道二氏“无学以求见性,所以荒宕驰骋,败常乱俗也”(同上)。
又反对朱熹“以存心为尊德性,以致知为道问学”的观点,认为“除却人伦日用,别无德性。一味致知穷理,不是实学。学,效也,其要在笃行”(同上)认为“圣人于道,但教人行”(同上),非空谈心性。其着颇丰,主要有《小山草》、《时习新知》、《知言》、《四书摄提》、《九经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