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浙东学派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7:25:3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89页(2438字)

南宋以浙东地区为活动中心的学派。

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学派鼎峙。包括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薛季宣、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川学派”。金华学派,南宋吕祖谦创立,因其居住婺州金华(今属浙江),故称其学派为“吕学”、“婺学”或“金华学派”。又因学者称其为“东莱先生”,故亦称其学派为“东莱学派”。

该学派尚史学,提倡经史以致用,为浙东学派的先驱。尤重视“明礼躬行”,主张“切要功夫,莫如就实,身体力行”(《宋元学案·东莱学案》)。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学。当时,吕祖谦与朱熹、张栻齐名,称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清全祖望评论说:“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路径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宋元学案·东莱学案》)。主要着作有吕祖谦《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左氏传续说》、《春秋左氏传议》、《吕氏家塾读书记》、《历代制度评说》、《皇朝文鉴》等。永嘉学派,为南宋薛季宣、陈傅良及叶适等人为代表的学派。

因其代表人物皆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故称其学派为“永嘉学派”。薛季宣与叶适、陈亮等人为友,往来切磋学术,便形成自己的学派。因薛季宣号艮斋,学者称之为“艮斋先生”,故称其学派为“艮斋学派”。薛氏首倡“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宋元学案·艮斋学案》)。使永嘉之学开始从传授二程学说转向摆脱理学束缚,讲求实功,而“别为一派”,使永嘉学派进入初创时期。

该学派出入百家,以精研《六经》为主,主张实事实功,所学要有“用处”。特别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故称之为“功利之学”。

薛氏着名弟子有陈傅良、徐之德、王枬及郭澄等。其主要着作有《书古文训义》、《春秋经解指要》、《大学说》、《论语小学约说》及《浪语集》等。黄宗羲评论说:“季宣既得道洁(袁溉)之传,加以考订千载,凡夫礼、乐、兵、农,莫不该通委曲,真可施之,实用,又得陈傅良继之,其徒益盛。此亦一时灿然学问之区也”(《宋元学案·艮斋学案》)。

其弟子陈傅良继承并发展了此派学说,另创止斋学派。陈傅良曾师事薛季宣七、八年之久,尽得其事功之学,并有所发展。他曾于瑞安林家应聘授徒,“一时文士毕集”,弟子众多,着名者有蔡幼学、曹叔远、李元白、木天骏等人,遂自成一派。

因其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故称其学派为“止斋学派”。

该学派认为当今之急务,是恢复圣学,圣学重仁义教化,仁义之本在君父,君父应“以爱惜民力为本”,认为“天命之永不永,在民力之宽不宽耳!”特别提倡经世致用,认为“六经之义,竞业为本”。讲究言论“要与时务合,不为空言”,反对理学家心性之说及浮文虚话(《宋元学案·止斋学案》)。

此派继承并发展了薛季宣的事功之学,使永嘉学派占得地位,成为与朱学、陆学鼎立的一大学派。清人全祖望评论说:“永嘉诸子,皆在艮斋(薛季宣)师友之间,其学从之出,而又各有不同,止斋最称醇恪,观其所得,似较艮斋更平实占得地位也”(《宋元学案·止斋学案》)。陈傅良的主要着作有《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旨》及《止斋文集》等。叶适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薛、陈二人学说,使事功思想进一步严密和系统化,成为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把“图善”、“立义”的思想与重视事功的务实精神相结合,建立了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相并立的学说体系。其晚年着述、讲学于永嘉城外的水心村,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远近学者闻名而来,络绎不绝,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学者称他“水心先生”,故称其学派为“水心学派”。

该学派最大特点是主张事功,提倡“务实而不务虚”,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认为仁义必须表现为功利,“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耳!”指出:“读者不知按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宋元学案·水心学案》)。全祖望评论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断断其间,遂称鼎足”(《宋元学案·水心学案》)。于当时,“天下争言性命之学”,此派挺身而出,倡导事功之学,与当世大儒朱熹、陆九渊之学分庭抗礼,鼎足而三,影响十分深远。其弟子甚多,着名的有陈耆卿、王象祖及丁希亮等。

主要着作有叶适的《水心文集》、《水心别集》及《习学记言序目》等。龙川学派,为南宋陈亮所创立,学者称陈亮为“龙川先生”,故称其学派为“龙川学派”。又因陈亮为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亦称“永康学派”。陈亮曾先后师事周葵、郑伯等,又与吕祖谦、薛季宣、叶适、陈傅良及倪朴等友善,互相探讨功利学说,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自成一派。

他曾居乡收徒讲学,传授自己学说,远近学者,闻名而至,弟子日众,着名者朋喻民献、喻南强、吴深、丁希亮、陈刚、黄景昌、宋濂、胡翰及柳贯等。

此派政治思想主张因势变通,提出“法令不必尽酌之古,要以必行”,立志于“救时”、“除乱”之功。

在宇宙观方面,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物”。主张“道在物中”、“理在事中”,认为“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反对程朱理学把“道”看作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认为道理只能存在于事物之中。

还提出“因事作则”的主张,认为要想知道世界上千变万化之事物的道理,就要依据事物,从中引出规律来。肯定事物的可知性,谓“天人之际,昭昭然可考而知也。”此派提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功利主义,“专言事功,便是有理”。“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指责理学家空谈心性,“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终于百事不理”。浙东学派对后世学术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明末清初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为代表的史学派,即继承了此派经世致用的学风,主张治学先穷经而求证于史,注重研究史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