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10页(1008字)
【生卒】:584—617
【介绍】:
字仲淹,号文中子。
出身于儒学世家,自幼刻苦好学,立有四方之志。
15岁已学有所成,曾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伺读。
20岁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策,颇受赏识。后因公卿不悦,自知谋之不用,遂作东征之歌而归。
从此拒不出仕,专事着书与讲学。据史籍所载,及门弟子千余人,其中最着名的有开唐功臣房玄龄、魏征等。
他的着述甚丰,但多数失传,遗留下来的《中说》,即《文中子》一书,仿《论语》体裁,搜集了师生问答的语录。王通作为一个教育家,一方面总结了自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另方面也继承和阐发了孔、孟及其他学派教育思想的精华。他十分重视教育在“安邦治国”和“作育人才”方面的作用,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兴衰资乎人,得失在乎教。”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治国济民培养和造就推行王道的人才。
由此出发,他主张教育的内容应以仁义为本、礼乐为先。否则,人会遗亲忘祖,社会必将动乱。在教学方面,他阐述了“知之”、“行之”、“安之”的教学过程论,即获得知识、付诸实践、持之以恒三个环节。为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他特重视“问”与“对”的教学方法。在他看来,“广仁益智,莫善于问;乘机演道,莫善于对。”因此,他常效法孔子与学生在一起言志谈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在德育方面,他要求学生“乐天知命”和“穷理尽性”,修为“成德君子”。为达此目的,他强调“心化”,反对“言化”。
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教师以自己真实的情感、模范的行为去感化人,切勿言不由衷、言行脱节。
如是做去,学生才能“闻过”、“知耻”和“自新”。
他还特别重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作用,认为一个人要有修养、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就必须从师就学。甚至提出:“虽天子必有师”,“何况常人”。
王通虽活了30几岁,但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方面留下的许多财富,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王通相信天命说,对命定论持肯定态度。
他说:“稽之于天,合之于人,谓其有定于此而应于彼,吉凶曲折无所逃乎?非君子孰能知而畏知乎?非圣人孰能至之哉?”(《文中子·问易篇》)他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人事的吉凶祸福,都是天命决定的,谁都无法逃避。
因此,他主张人们要畏天命,并说只有君子才能做到畏天命,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知天命,显然,这是先秦孔子天命说的翻版,在哲学上宣扬唯心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