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孙复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1:17:4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34页(1206字)

【生卒】:992—1057

【介绍】:

北宋理学开创者。

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字明复,号复春,学者称泰山先生。以四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聚众讲学,学《春秋》,着《尊王发微》十二篇。

从学者众,自名士石介以下,皆躬执弟子礼,师事之,称为“富春先生”。石介既为学官,作《明隐篇》以语于朝,盛赞孙复“畜周、孔之道,非独善一身,而兼利天下者也”,谓自周以来“贤人之穷者唯泰山明复先生”。

范仲淹、富弼等亦皆言其有经术,宜在朝廷。召拜为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召为迩英阁祗候说书。以扬安国言其讲说多异先儒,罢之。孔直温败,得所遗复,坐贬虔州监税,徙泗州,又知长水县,签书应天府判官。翰林学士赵概等谏言:“孙复行为世法,经为人师,不宜使佐州县”(《宋元学案·泰山学案》),乃复为直讲,稍迁殿中丞。

孙复推崇儒学,着重宣扬道统论,并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

认为文为道之用,道为教之本;须先得之于心,才能成之于后。又认为自汉唐以来以文名垂于后世者,唯董仲舒、扬雄、王通、韩愈等始终不判(叛)仁义,余则多宣扬虚无报应之事,艳妖邪侈之辞。

认为仁义不行,是儒者的耻辱。而“儒者之儒,始于战国。杨、墨乱之于前,申、韩杂之于后”,尤其是佛、老流行泛滥之后,“汉魏而下,则又甚焉”。

为树立道统,孙复极力排斥释、道二教。他曾说“董仲舒对策,推明孔子,抑黜百家,……其可谓尽心于圣人之道者也。暴秦之后,圣道晦而复明者,仲舒之力”(以上引文均见《睢阳子集》)。

孙复自言:“吾学、汤、文、武、孔子、孟轲荀子、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信道堂记》),表明了他继承儒家道统思想的决心。他抨击“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彼以死生祸福、虚无报应为事,千万其端,绐我生民,绝灭仁义,摒弃礼乐,以涂塞天下之耳目”,“去君臣之体,绝父子之戚,灭夫妇之义”。(《睢阳子集》)认为二教“与儒齐驱并驾,峙而为三”,乃是“以夷狄诸子之法乱我圣人之教,其为辱也大矣”,若“反尊而从之,得不为罪人乎?”孙复进一步强调,仁义礼乐是治世的根本,而“三纲五常”是人的道德规范。天道也有道德的烙印,并与人间的道德规范相一致。孙复长于《春秋》,并以讲《春秋》着名。他认为孔子着《春秋》是为“尊王”、正名,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所以他着重强调尊王大义和等级名分,强调维护等级制度。

作为泰山学派的创始人,孙复在泰山筑学舍讲堂,聚“先圣”之书满屋,与群弟子居之,门徒高弟有石介、文彦博、刘牧、姜潜、张洞、李蕴等。作为北宋理学的先驱,其学本于唐陆淳,而又有所创新,在儒学发展史上,是上祖陆淳、下开胡安国,开宋代理学思潮先河。复既病,韩琦言于仁宗,选书吏,给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复家得书15万言,录藏于秘阁。

复与胡瑗、石介同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为理学先驱,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着有《春秋尊王发微》12卷、《春秋总论》1卷及《孙复集》10卷等。

上一篇:施子美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