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迁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1:32:3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02页(535字)
【生卒】:1501—1574
【介绍】:
明学者。
字益之,号吉阳,江西德安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出为户部主事,累官至南京刑部侍郎。早年就学于湛若水,其学术思想主要源出于汉、宋儒学及阳明心学。持性本论、知行合一论,认为格物即为致知。
“性者,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见而无见,是为真知”(《明儒学案》)。“知者行之主,行者知之用,良知良能,其体一也,致知格物,其工夫亦一也。”(同上)认为阳明之学,要在于以致知达于心悟,其知出于自然,但自佛教盛炽以来,儒者因袭,相率以虚为知,舍言行而别求一心,驰于玄漠,造成弊端而久失其旨。因此,在修养功夫上提出知止说,认为这才是儒学根本。
——这是其学说之重点所在。“《大学》教人,以知止为先,而后定静安虑由之。知止而后能定静安虑者,致知以格物也”。(《赠沧守胡子序》)这种“止”,是在静寂的状态下,去感悟细小的变化和征兆。
“止者,此心应感之几,其明不假思,而其则不可乱,善而不善,所谓至善也。”(同上)“非止,则退藏不密,藏不密,则真几不生,天则不见。”(《明儒学案》)其学说实际和王门江右学派的“主静归寂”之说主旨大致相同;而湛氏之门,多讲研几,其以止感几的学说主张,亦是其心脉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