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83页(681字)
【生卒】:1889—1927
【介绍】:
现代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
河北乐亭人。字守常。
1913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后先后担任《晨钟报》和《甲寅》日刊的编辑;积极参加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支持和领导“五四”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
1927年被奉军逮捕杀害。新文化运动的前后,他积极撰文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
1917年初发表《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反对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在1919至1920年之间,先后发表了《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和《唯物史观在现代文学上的价值》等论文,以新的思想武器和新的姿态向复古思潮及一切守旧势力发动进攻。
最早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分析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主张从人间现实生活中探求道德的根源,认为道德属于社会的“表面构造”,是由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构造”决定的,道德发展必然性的根据在于社会“经济构造”发展的必然性。指出统治中国2千多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中国的大家族制度,亦即封建的农业经济组织,其实质是为历代帝王专制和封建宗族制度服务的。
现代的经济组织,要求新伦理、新道德。实现道德领域的革命必须同社会革命结合起来。强调必须对一切陈腐的僵死的旧道德加以人为之力,使其迅速崩溃。
着作近400篇,主要论着被收入《李大钊选集》和《李大钊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