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3:14:0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27页(375字)
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
《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郑玄注:“伦,犹类也;理,犹分也。”伦理指万物的伦类分理,也指人伦道德,即“人道之正”。儒家认为,伦理是制礼作乐的基础,是明君为政化民的依据,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
儒家伦理思想的目的在于教化民众,使其行为归于“人道之正”。儒家伦理原则经历了一个渐次发展最终完备的过程。
春秋时有“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左传·文公十八年》)孔子提出了孝、悌、温、良、恭、俭、让、忠、恕、惠、敏、宽、信等一系列伦理原则(《论语》)。战国时孟子提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宋儒朱熹称之为“人之大伦”(《孟子集注》)。儒家倡导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为仁、义、礼、智、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