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良知与知识有辨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3:57: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661页(600字)

欧阳德关于良知与知识相互关系的命题。

意谓二者有区别,不可把良知与知识等同而视。语出《广理学备考·欧阳南野先生·答胡仰斋》。欧阳德是王守仁的学生,他信守师说,认为“格物致知”之“知”,是良知、独知,而不是知识。他说:“格物致和,后世学者认知识为知,以凡有声、色、象、貌于天地间者为物,失却《大学》本旨。先师谓知是独知,致知是不欺其独知。物是身心上意之所用之事,如视听言动、喜怒哀乐之类。

……格物就是视听喜怒诸事慎其独知而格之。”(《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南野论学书·答冯守》)此处的“独知”即“良知”。欧阳德认为良知与知识的区别有两方面。其一,良知为体,知识为用。他说:“良知与知识有辨。知识是良知之用,而不可以知识为良知”。

其二,良知是先天的,不需要后天学习;知识是后天的,必须经过学习方能得到。他说:“夫知识必待学而能,必待虑而知。良知乃本心之真诚恻怛,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而人为私意所杂,不能念念皆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故须用致知之功。

”(同上)欧阳德重视良知与知识的区别,但也认为二者有联系,认为良知也不能离开知识、知道而独立存在。他说:“良知必发于视听思虑,视听思虑必交于天地人物,……离却天地人物亦无所谓良知矣”。(《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欧阳德传》)欧阳德对于知识与良知的区分,对格物致知的解释,都是“信守师说而不疑”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