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惟器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23:59: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667页(621字)
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的思想命题。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周易大传》提出的关于事物和规律相互关系的着名命题。后来不同的哲学家对这个命题有不同的解释。程颐和朱熹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理,形而下的器是气及其所构成的物体。王夫之采用程朱关于道、器的定义,但是改变了程朱关于道、器关系的观点。
他说:“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苟有其器矣,岂患无道哉?……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十二章》)“道”指理,即事物的道理、规律,就是一般、普遍;“器”指具体事物,即个别、特殊。意思是整个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一般规律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具体事物不能说是一般规律的具体事物。人们只会说没有那个道,就没有那个器,其实,如果有了器,还会没有道吗?没有器就没有道,人们说得太少了。这里,王夫之深刻揭示了物质和规律、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规律是物质的规律,不能说物质是规律产生的物质,同样一般是个别的一般,不能说个别是一般产生的个别。
因为物质、个别是实体;而规律、一般不是另一种实体,是在物质、个别这实体之中,为实体所表现。那种认为规律、一般出现在事物之前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这是对程朱颠倒道器关系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天下惟器”命题的提出,是王夫之在自然观方面的独创见解。
上一篇:气者,理之依
下一篇: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