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者,物之固然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0:01:5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674页(383字)
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关于真理客观性的命题。
他继承和发展以往唯物主义者的真理观,反对陆王学派“心即理”的观点,阐述了真理的客观性。他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显着于天下,循而得之。”(《张子正蒙注·至当篇》)“理”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道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人们循着它就可以得到认识。又说:“天下固有之理谓之道,吾心所以宰制乎天下者谓之义。道自在天地之间,人且合将去,义则正所以合者也。均自人而言之,则现成之理,因事物而着于心者道也;事之至前,其道隐而不可见,乃以吾心之制,裁度以求道之中者义也。
”(《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公孙丑上篇》)“道”,指事物中固有的理。“义”,指人心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这种正确反映就是客观真理。王夫之认为,在事物之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真理是客观的。
上一篇:知以审行
下一篇:知时以审势,因势而求合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