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脏腑学说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21:3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17页(597字)

一称“藏象”。

中国传统医学中阐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内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间各种联系的理论。脏腑学说将脏器分为5脏(心、肝、脾、肺、肾)、6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腑学说依据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对应和相互络属,以及脏与腑之间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确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

这主要表现为脏腑分阴阳,一脏一腑,一里一表,一阴一阳,形成一个整体。此外,五脏与形体诸窍构成一个整体: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

脏腑学说还认为,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五脏的生理活动决定了全身整体的生理功能,大脑的生理功能也毫不例外地依赖于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

反之,精神情志和思维活动的失常也会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五脏通过与形体诸窍的联系及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保持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脏腑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于医家哲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经络学说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