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33页(694字)
①荀子谓从师学习,不违师所传授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荀子·儒效》:“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把人的认识过程分为闻、见、知、行四个阶段,认为“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百陷也”(《荀子·儒效》)。为了避免这些弊病,则必须有师有法,以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荀子认为,“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荀子·儒效》)即无师法,则人的本然之性就会扩大;有师法,人的积习之学就会扩大。荀子主张“性恶论”,视“师法”为抑制、消除“恶性”的“大宝”,视无师无法为膨胀“恶性”的“大殃”。“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荀子·儒效》)。
至汉代,立于学官的某一经的经师,其所传授的经说称为“师法”;再传下去,其弟子据师法说经,形成流派,称“家法”,“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皮锡瑞《经学历史》)。②汉代经学传授术语,指传经时以汉初立为博士的经师的经说为准绳。
西汉时经学初兴,藏书始出。为避免口授传抄有误,弟子要严格遵守其师所传的经说,形成师法。
如《公羊春秋》就以董仲舒所传的经说为师法。其后,大师的弟子在传经时形成不同的派别,称为家法。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朝廷对信守师法、家法的要求很严:“师之所传,弟之所授,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经学历史》)社会上的察举、太学考试均要严守师法、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