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致良知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34:5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56页(864字)

王阳明提出的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的基本命题。

意谓认识、唤醒或恢复自己心中所固有的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语出《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欧阳崇一》等多处。从认识论角度讲致良知与致知格物在王阳明的体系中是一回事。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同上《答顾东桥书》)良知是心中先天固有的认识,就是天理。天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及其奥妙都包含在天理良知之中了,所以认识了自己的天理良知,就认识了事物。王阳明用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命题。同时从这番解释也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命题,是把孟子的良知概念和《大学》中的“致知格物”相结合而形成的。

从道德修养论的角度看,致良知是要让人们自觉地遵守封建伦理道德。他认为,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知是非、别善恶的道德意识。他说,“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同上卷一《传习录》上)又说:“良知是个是非之心”,“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

”(同上卷一《传习录》下)他认为,良知是天理,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人有人欲,只有去人欲才能存天理。所以致良知的核心内容是“存天理,去人欲”。他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同上卷二《答陆原静》)如果“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同上)意思是人欲一丝一毫都不可存留,否则良知则不纯粹。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内容。他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同上《答欧阳崇一》)致良知也是他终生的事业。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同上卷二十六《寄正宪男手墨二卷》)致良知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性、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是合理的,但把道德意识看作是先天的,是错误的,只强调自我反省、忽视道德实践亦是不正确的。

上一篇:三纲五常 下一篇:格物致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