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损耗

书籍: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8:34:23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农业出版社《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第86页(800字)

由于受外部环境、运输和储存条件的影响而降低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

属于自然损耗的有:干耗、撒散、破碎、漏失、由于呼吸作用使商品重量减少。对每种商品,都应规定自然损耗定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储存方法与条件的改变,自然损耗定额应不断修订,并使其不断降低。

减少商品的自然损失,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任务之一。

商品运输和储存的条件愈好,自然损耗就愈少。

减少商品的超定额储存和缩短储存期限,改善现有的储存条件和采用新方法,加快商品周转,都有助于减少商品的自然损耗。

减少食品、原料和材料的储备,能够加快其周转,也能减少商品的损失。

商品自然损耗率,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品种及其化学-物理属性。易腐产品的商品自然损耗,多于非易腐产品。为了减少易腐产品的损失,须创造这样的储存条件,即能使生物化学作用(呼吸)和微生物作用(发酵)受到抑制,以防止产品蒸发、潮湿、受微生物的作用等。

食品储存的方法、条件和期限,对减少自然损耗也有影响。自然损耗的主要部分是干耗,其数额取决于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流动的速度、商品的温度和湿度、商品的表面积、包装材料的种类、包装和堆放的方法及储存期限等。

自然损耗还取决于库房冷却的方法。例如,冰窖储存的某些商品,与冷藏库储存相比损耗要少二分之一。

用集装箱储存产品,有助于减少损失。

例如,在有良好通风设备的库房内,用集装箱储存铃薯即可减少损失,因为它能够在装卸时减少块根的损坏,同时,还能够为装卸工作机械化和更有效地利用运输工具创造条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