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温差能发电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3:52:05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316页(569字)
简称“海洋温差发电”。
亦称“海水温差发电”。利用海洋表层与深层水之间的温度差,将热能转为机械能后,再转换成电能。太阳的热辐射能使表面海水升温,但深层海水温度仍较低。
特别是热带海洋,温差更大,可达20℃以上。
海水温差发电系统,系由蒸发器、冷凝器、汽轮发电机泵、海洋构筑物、取水管和定位设备等所组成。可分开路循环和闭路循环两种系统。
前者是利用海洋表层温热的海水在蒸发器中闪蒸得到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然后在冷凝器中用深层冷海水冷却,再冷凝成水。后者又称“兰肯循环”,它是以丙烷、氨、氟利昂等低沸点物质代替蒸汽。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闭路循环方式进行海洋温差发电。1881年法国人首先提出海水温差能的利用原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温差发电站,是1948年由法国在象牙海岸(现称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近岸建成。电站内2个涡轮机功率为7000千瓦,年发电量为5000万度。
1979年8月美国在夏威夷近海海面,建成一台小型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发电机额定功率53.6千瓦。1981年10月日本在太平洋的瑙鲁岛建成岸式温差发电站,发电机额定功率100千瓦。1982年美国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建设岸式和海上温差发电站各一座,功率均为4万千瓦。最近,美国国家能源研究局又委托洛克希德公司设计10万千瓦的大型海洋温差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