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历代赋辞典》第1367页(1775字)
【生卒】:1037—1101
【介绍】: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历官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殿中丞等。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1079)徙湖州,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七年徙常州。哲宗即位,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起用为翰林学士兼侍读。
因不满当权者尽废新法,于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徙颖州、扬州、定州。八年,哲宗亲政,复行新法,时新党已变质,苏轼又被贬至南疆的惠州、琼州、昌化等地。
徽宗即位,以大赦北还,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释道兼而有之。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提出在不触动大官僚、大地主根本利益前提下革除弊政的主张;生活上则以佛老思想为主导,更多地采取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旷达态度。
这就必然给他的创作带来一定影响。他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
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巨匠,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他对散文用力很勤,以其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其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他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潮州韩文公庙碑》等,有叙有议,写得议论风生,气势充沛;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超然台记》、《韩魏公醉白堂记》等,都善于借事寓理寄情,且文意翻澜,发人深思;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
如《石钟山记》写夜泊绝壁奇境,其情调森冷,耸人毛发。
苏轼的诗,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着称。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
苏轼的词,在北宋词坛上,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首先他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刘熙载《艺概》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言不可言也。”其次,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凋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
第三,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
苏轼的赋,从内容上看,缺乏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反映精湛的政治见解之作,但在不少赋中对某种人情物理有比较深刻的描写和分析,闪烁着他智慧的火花。从艺术上看,多能如他自己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师民书》)就体式说,各体俱备,而以文赋为最好。
特别是《前赤壁赋》,最能代表他的散文化辞赋的成就。《前赤壁赋》具备辞赋的一些常见的表现方式,不过在每一方面又都加上了作者的创造。主客问答,非“子虚”,“乌有”,而是现实中的“苏子”与“客人”;赋的语言,不乏清新精美的对偶句子,然而贯穿于全篇的,却是那些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妥贴的散句;韵脚的使用通篇12次换韵,却都好像信手拈来,极其自然而不着痕迹。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化辞赋,它的创造性更表现在把散文、甚至是诗歌的艺术手法融入到作品之中作品中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是水乳交融一般融合无间的。他运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眼前景物与作者的奇思遐想结合起来,构成令人悠然神往的如诗如画的境界。苏轼对赋的这些创造性改造,使他的赋确实超过以前的文赋,即韩、柳的作品也不能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