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绝句三十首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56:1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50页(1043字)

组诗,金元好问撰,作者自注“丁丑岁三乡作”。

即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作者是年二十八岁。清翁方纲《石州诗话》说:“自贞祐三年乙亥(1215),蒙古兵入金燕都,四年丙子(1216),先生自秀容避河南,至是岁寓居三乡,在其登进士第(兴定五年,即1221)之前四年。”据此可知这是作者早年之作。

但最后一首诗有“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之句,郭绍虞谓:“岂至晚年有所更定欤?抑此‘老来’犹云将来老后,仍是少年口吻欤?”未作定论。

《论诗绝句三十首》是元好问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的形式系统地评论历代诗人、阐述诗歌理论的着作。它上承杜甫,下启王士祯、袁枚,以绝句形式论诗,具有广泛影响。

《绝句》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乎?暂教泾渭各清浑。

”作者以“疏凿手”自任,旨在继承和发扬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正本清源,别裁伪体,使诗歌创作泾、渭分明,达到去邪存正的目的。组诗最后一首:“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以自谦之词说明文人习气,好评量古人,自己的作品又不知将被何人较长论短,暗含所述未必定论之意。

三十首诗开端有总论,末尾有总结,中间二十八首具体评论历代诗人及其作品,首尾一贯,组织严密。组诗从建安时代的“曹刘坐啸生风”开始,直到北宋的“传语闭门陈正字”,评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如对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李商隐、黄庭坚等,都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体现了作者继承杜甫“转益多师”的精神,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学习途径。特别是对建安的曹植、刘桢,魏晋的阮籍、刘琨,唐代的陈子昂、杜甫、元结,给予很高评价,赞扬他风云气盛,诗笔纵横,刚劲豪迈。这是由风雅开创的正体,也是作者要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

他反对由六朝直至江西诗派追求辞采、声律、典故,形式晦涩,多求新奇,模拟前人,不求创新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真实自然,反对堆砌雕琢,提倡刚劲豪放,反对纤弱柔靡,强调创新,反对模拟,对促进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受传统诗教影响,反对通俗文学和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愤慨和抗议,所谓“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论诗绝句三十首》通行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的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与《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合为一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