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风骨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4:2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71页(463字)

一称建安风骨,是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曹操父子与建安七子创作的优秀歌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特色。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陈子昂倡风骨,就是要恢复和发扬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是为了反对晋宋梁齐的诗歌“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倾向。他以东方左史虬的《咏孤桐篇》作为具有汉魏风骨的代表作,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作品。

在文学史上,最早提出风骨的是刘勰,他的《文心雕》有一篇风骨专论。钟嵘《诗品》,推崇建安风力,亦即风骨。

继之,唐初杨炯批评初唐文学“骨气都尽,刚健不闻”。在陈子昂之后李白、殷璠相继倡导风骨,杜甫白居易强调风雅比兴,风骨理论更为深入人心。

陈子昂总结诗歌发展的历史经验,把风骨作为诗歌革新的口号加以提倡,并且以毕生的创作去实践它,因而在唐代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