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广西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名词词典》第60页(3658字)
【生卒】:1893.12.26—1976.9.9
【介绍】: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
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1913年进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俄国十月革命后,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6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1924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1926年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1926年和1927年,他先后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在这个问题上的右倾危险。
1927年8月7日,出席了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9月,他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不久与朱德、陈毅率领的一部分起义部队会师,组织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1928年,他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着作,提出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
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1931年,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3年1月,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与朱德、周恩来一起,领导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军事“围剿”。
但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被排挤,红军虽然苦战而未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1933年10月发动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的遵义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在行军途中,又组成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指挥小组,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5年10月,长征胜利完成,到达陕北。稍后,他被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1976)。
1935年12月,他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路线和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他写了《论持久战》等着作,为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1942年领导了党内的整风运动,这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1943年3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
在1945年4-6月召开的党的“七大”上,他致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和《愚公移山》的闭幕词,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从人民手中夺取胜利成果的形势,他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1945年8月他与周恩来等赴重庆谈判。1946年夏,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后,他号召和率领全国人民用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
1948年9月一1949年1月,他同周恩来、朱德一起指挥着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的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3月,主持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在全国胜利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到城市,必须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同时制定了党的经济政策。
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了建设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种新型政权的任务和方针。
1949年9月,他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建国后的头三年里,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了土改、镇反和“三反”、“五反”运动,在进行社会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他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他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并选举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8年,他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1962年,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在党面临着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毛泽东逐渐变得不够谨慎和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受到削弱和破坏。他逐渐背离了自己的正确理论,错误地估计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形势,把阶级斗争扩大化。
1966年错误地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这场“文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造成十年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都有独创性的发展。
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和党的其他领导人一起,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关于政策和策略。他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关于党的建设。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作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关于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此外,他还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同时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允许有任何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表现。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在党和他领导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决心,没有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从而坚持了真正的国际主义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立场。
1974年,他还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他的一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生。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受到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