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产党

书籍:社会主义名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18:54:16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广西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名词词典》第144页(925字)

1933年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党一些领导人在安得拉邦特仑甘纳地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坚持了五年之久。1951年10月,该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党纲草。案和政策声明,主张废除地主土地占有制,并且“把地主的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没收英国在印度所有的企业,并且“一律改为国有”。会议还决定,停止特仑甘纳的武装斗争,积极准备参加1952年印度第一届大选,争取党的合法地位。

该党1958年4月通过的党章进一步规定:它将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取得充分民主和社会主义”。1962年1月该党总书记高士病逝,南布迪里巴德继任总书记,丹吉担任主席。

1964年,该党因政策分歧而发生分裂。南布迪里巴德派于同年10月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选出孙达拉雅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机构,并于1966年改称印度共产党(克思主义者)。

此时,丹吉派也召开“七大”,仍然称印度共产党,主张走“和平过渡”的道路,并积极与国大党政府合作。

印共(马)主张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组成左翼民主阵线,力求通过和平手段,开展反封建、反帝、反垄断资本的人民民主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变革。但同时也要有应急的准备,革命力量必须保持警惕。自1967年以来,印共(马)在西孟加拉,特里普拉和喀拉拉等邦多次执政。

它认为这种执政是“争取更多人民成为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从而可以扩大影响和势力,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作准备。印共(马)总书记是南布迪里巴德。

1969年4月,印共(马)因路线分歧而发生分裂,一部分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另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印共(马列)在成立时发表的政治决议提出:“现阶段印度革命是新型的民主革命——人民民主革命,其主要内容是土地革命,在农村消灭封建主义”;“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印共(马列)成立后,积极领导农民武装斗争,这个斗争曾经从纳萨尔巴里伸延到斯里卡库兰和印度其他地区。1971年11月由于对革命运动的估计发生分歧,导致了组织上的分裂,武装斗争也遭受了挫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