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宋词大辞典》第33页(676字)
【生卒】:1053—1101
【介绍】:
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徐州)人。
北宋江西诗派重要诗人,江西诗派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一。少刻苦读书。十六岁,携所作文谒见曾巩,受到赏识,便受业曾巩门下,终身执弟子礼。
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持不同意见,遂绝意于仕进。
元丰四年(1081),曾巩负责修史,可自择属吏。朝臣因师道未中进士而不同意。元祐初,高太后临朝听政,苏轼、傅尧俞、孙觉联名上表荐之,起为徐州教授。又因梁焘荐,为太学博士,改颍州教授,罢归。
元符三年(1100),召为秘书省正字。冬,郊祀,衣无绵。
妻子向赵挺之借衣服,师道素恶其为人,不服,遂以寒疾死。友人邹浩买棺殓之。
刘克庄说:“文师南丰,诗师豫章,二师皆极天下之本色,故后山诗文,高妙一世。”朱熹评其文曰:“陈后山文有法度,如《黄楼铭》出,当时诸公皆敛衽,便是今人,都无他抑扬顿挫;如《仁宗飞白书记》,大段好,曲折甚多,过得好;墓志亦好,有典有则,方是文字,其他文亦有太局促不好者。后山文字简洁,极有法度,做许多碎句子,是学《史记》。
”陈振孙评其诗曰:“后山虽曰见豫章之诗,尽弃其学而学焉,然造诣平淡,真趣自然,实豫章所缺焉。”对于其词,《四库全书总目》评曰:“今观其《渔家傲》词有云:‘拟作新词酬帝力,轻落笔,黄秦去后无强敌’云云,自负良为不浅。然师道诗冥心孤诣,自是北宋巨擘,至强回笔端,倚声度曲,则非所擅长。如赠晁补之舞鬟之类,殊不多见。其诗话谓曾子开、秦少游诗如词,而不自知词如诗。
”有《后山集》、《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