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词大辞典

兰陵王·柳阴直

书籍:宋词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21:46: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宋词大辞典》第303页(1377字)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北宋周邦彦作。据张端义《贵耳集》的记载,此词是作者离京前告别名妓李师师之作。后世论者,多认为此词不是告别之作而是送别之词。王国维先生在《清真先生遗事》中,亦曾指出张说并不可信。

今细按词意,语气颇不类告别而似送行,当以王说为是。词题为“柳”,取折柳送别之意,并非单纯咏柳之作。全词分三片。上片托柳起兴,十句分为两个层次。

前五句写柳。“烟里丝丝”、“拂水飘绵”诸语,明写柳姿,暗牵别绪。后五句写作者久客他乡的厌倦、恨无知己的孤独以及客中送客的感伤。其中“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两句,沉郁顿挫,感慨尤深。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称其为“一篇之主”。中片写离别情景。

前四句承上,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梨花榆火”,点明寒食时节;“酒趁哀弦”,道出事难久留。

后四句据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做之眉批,是“代行人设想”之词。写法别出心裁,不落窠臼。下片写作者在友人离去之后的惆怅情怀,也分为两个层次。

前五句写离舟渐逝,码头一片空寂,而作者仍痴留不去,黯然销魂。

其中“斜阳冉冉春无极”一句,大笔渲染,以无尽的夕晖、无边的春色烘托无限的感伤。此句将全词所叙之居者与行者、旧恨与新愁、将去之情、既去之思、人与物、景和情,浑然融为一气,因而备受评者的赞赏。

周济的《宋四家词选》誉其“不辨是情是景,但觉烟霭苍茫”;梁启超《艺蘅馆词选》赞以“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振起。”周邦彦词作情景交融、意境浑成的特色,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后五句追忆作者当年与友人在京都相聚的往事。

结语“似梦里、泪暗滴”,不仅表现了旧欢如梦、不堪回首的惆怅,而且巧妙地将文学美与音韵美结合在一起,倍增烟水苍茫之致。相传秦观的《兰陵王·雨初歇》一词为此调首倡之作,其结句本为单句七字,平仄相间。周邦彦将单句改为双句,减七字为六字,变平仄相间为全用仄声,实为创新之举。

其后,词手填此调者,均置秦观首倡之格于不顾而以周词为样板。这说明,周词音韵精美之特色已获后人的一致公认与喜爱。作为周邦彦的代表作品,尽管此词题材并不新颖,但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仍可作为后人的借鉴。

除情景交融、意境浑成、音韵精美等特点外,长于铺叙是此词最为显着的特色。在北宋词坛上,柳永与周邦彦均以长于铺叙而着称。相比之下,柳词之铺叙较为平直,周词之铺叙则较为曲折。

本词托柳起兴,由柳引出对往日惜别的回忆与久寓京师的身世之感,又由回忆和感慨折回到眼前的离席,再由离席预为行者设想别后情景。未别之时,追念离别的痛苦;已别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曲曲折折,开阖动荡,身在此而目注彼,十分富于变化。

陈振孙对此称赏不已:“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见《直斋书录解题》)据宋人毛《樵隐笔录》记载,此词直至南宋绍兴年间,依然传唱于民间,常被用作送别的歌曲,因此此词又有《渭城三叠》的别名,可见本词影响颇为深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