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

书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6 01:11:3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第145页(781字)

未来学也称未来预测和未来研究,是一门研究未来的新兴学科。

它通过定量、定时、定性和其它科学方法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按人类需要所作的各种选择实现的可能性。未来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未来学着重研究现代工农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结果,探讨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广义的未来学还包括预测研究。

现代未来学发端于本世纪初。1902年英国作家威尔斯倡导建立“未来的科学”,他认为科学能使人类认识过去,也能帮助人类发现未来。1929年美国成立了研究社会趋势委员会,研讨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一般认为“未来学”一词是由德国学者欧、费莱希泰姆首先提出来的,1943年他撰文开设一门讲授未来学的课程,象研究历史一样研究未来。

西方未来学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40年代未至50年代,以社会科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着重从学术上理论上探讨,带有明显的理论色彩和意识形态特征。2、60年代,从纯理论研究转向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3、70年代后,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西方未来说研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应用科学等广泛领域。就世界范围来讲,目前对未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即社会预测,科学预测,技术预测,经济预测,军事预测。由于对问题的看法不一,未来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主要有悲观派、乐观派及现实派。

悲观派把未来的世界描绘成一幅可悲可怕的图画。乐观派认为人类可以克服种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类面前处处存在着大有作为的生长点。

现实派则认为,未来属于全球人民,要靠全球人民的努力,合作创作去开创美好的未来。我国从1975年引进西方未来学。

1979年1月成立了中国未来研究会,并出版了《未来与发展》合刊。近年来我国学者从理论和应用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探索并获得了可喜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