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书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6 01:44:42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第281页(1712字)

一般地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体地说:文化一词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中国古籍中,‘文化’一词主要指文治教化。《周礼》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含有‘文化’的意思;汉朝刘向《说苑》指武条说:“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南齐五融《曲水序》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向柔远”,这里都是指与“武功”相对的“文治教化”而言的。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主要是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说的。

随着历史的演变,“文化”一词在不同的时期含义也有所变化。在古代希腊罗时期,文化指培养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品质和能力。

欧洲中世纪,由于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让位于神的创造力,文化一词遂被“祭祀”一类术语所代替。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家主张以人道反对神道,倡导以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代替宗教神学文化,文化被用以说明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到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的着作中,文化与教养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资产阶级的理性,并与原始民族的“不开化”、“野蛮”相对立。在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着作中,文化则被用于深奥的哲学、道德、美学、艺术等精神生活领域,而对于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则被视为浅溥的文明:法国语言中把文化与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及社会制度、社会地位等联系起来,有时用“文明”表示。

“文化”一词的社会学意义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而赋予的。最初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并将其系统化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B·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其定义为:“以广泛的民族意义而言,……文化或文明乃是一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Primitive Culure,London:John Murray,1871,P。

1)。由于E·泰勒的定义缺少物质文化的内容,后来美国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维莱(M·M·Willey)又补充进了实物(Mateial goods),把文化的定义修正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Daris Barnes: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P。513)。这比泰勒原定义所包含的内容就完整得多了。除E·泰勒的定义外,由于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它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给文化所下的定义是非常繁多的。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路·克鲁伯(A·1·Kroeber)和克·克拉克洪(C·Kluckhohn)合着了一本《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检讨》(Culture,A Crita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统计了从1871年到1951年八十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共有164种。

这些定义大体可分为六类:①、描述性的,象E·泰勒一样,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或者总和,叙述各种文化现象;②、历史性的,多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社会遗产,或者传统行为的总结;③、规范性的,多把文化看作是一个生活方式、样式、或行为模式;④、心理性的,多把文化看作人类心理、情绪的映象,或者自我实现的手段和方法;⑤、结构性的,多把文化看作是各种器用或非器用的特征构成的模式,或者各种组织功能上相互整合而成的社会体系;⑥、遗传性的,多把文化看作是社会群体行为积累和传授的结果。除上列六类文化定义外,现代社会学中发生论的文化定义是比较有影响的,它把文化看作是人类在社会互助过程中相互适应的结果,把各种文化现象看作是象征符。

另外,有把文化看作是观念联结丛的,也有把文化看作是观念的,还有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社会结构的。

但在后一种情况下,社会学家多宁愿使用“社会结构”一词,而不有文化作为研究的中心概念。

上一篇:区域 下一篇:文化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