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理学人物辞典

王夫之

书籍:心理学人物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1:16:1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天津人民出版社《心理学人物辞典》第92页(2004字)

【生卒】:1619—1692

【介绍】:

中国古代哲学家、心理学思想家

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故被称为船山先生。曾举兵起义,参加反清斗争,后因大势已去,只得遁入深山,勤恳着述四十年。他是明清之际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不仅在自然观、认识论、辨证法和历史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心理思想方面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

在形神论方面,王夫之提出了“神在形中”(《张子正蒙注》)的命题,认为人的心理或精神离不开人的形体或物质。他试图在心脏以外去寻找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认为肝、脾、肺、肾等五脏都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他还认为人的目、耳、手等感觉器官是产生正常心理活动的前提:“无目而心不辨色,无耳而心不知声,无手足而心无能指使。一官失用,而心之灵已废矣。”(《尚书引义》)在心物观方面,他批评了佛家的唯识唯心说和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提出了“内心合外物以启觉,心乃生焉”和“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的唯物主义命题。他还说明,人们在情、识、意方面的心理差异,乃是“物之相感”的不同所致。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时(时间)、位(空间)、环境,人们在心理方面产生的差异悬殊,也就象阴阳五行的造化产生“不相肖”的宇宙万物一样。(《张子正蒙注》)在人性论方面,他的“性日生日成”论强调人性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认为人性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未成可成,已成可革”,变化日新,生生不已。

他认为“习”(后天的生活习惯和闻见学习)是人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如果孤陋寡闻,或处于不良环境的熏陶之中,就不能使人耳目聪明,也不能使人性正常发展。他还指出了人性形成和发展的一条规律——塑造易,改造难:“父兄熏之于能言能动之始,乡党姻娅导之于知好知恶之年,一移其耳目心思,而泰山不见,雷霆不闻;非不欲见与闻也,投以所未见未闻,则惊为不可至,而忽为不足容心也。故曰‘习与性成。

’成性而严师益友不能劝勉,赏重罚不能匡正矣。

”(《读通鉴论》)在智能观方面,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在先天的“心之固有之知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适遇”而形成的。(《读四书大全说》)他在论述人的智力水平与年龄发展的关系时谈到,生理方面(“血气”)的退化而造成智力(“神智”)的逐步衰退:“神智乘血气以盛衰,则自少而壮,自壮而老,凡三变而易其恒”(《读通鉴论》);另一方面,“命日新而性富有”,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智力和见识也处于日新月异的更变与发展之中。

在情欲论方面,他不同意前人“性之生情”的说法,认为人的七情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情之始有者,则甘食悦色;到后来蕃变流转,则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种种者。”(《读四书大全说》)这七情是在需要(“好”)的基础上产生的,“好”得不到满足,则生忧、生哀、生恶;反之,则生喜、生乐、生爱。他把人的欲望分为生理、物质、权力和功名四种:“盖凡声色、货利、权势、事功之可欲者,皆谓之欲。”(同上)他认为禁止情欲有碍于人的个性发展,“欲无色则无如无目;欲无声则无如无耳,欲无味则无如无口;固将念疾乎父母所生之身而移怒于父母。”(《尚书引义》)但如果“随物意移”、“耽乐酒色”,一味纵欲,也会“乐极生悲”。对待情欲的正确态度,应该遵循“絜矩之道”,“整齐其好恶而平施之”(《读四书大全说》)。

在意志论方面,他认为“志”是“心之所期为”,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情欲与人的志向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喜怒过度时,直把志丧了”(《读四书大全说》);另一方面,“志”又要以人的情欲作为基础:“其志之偏,志于彼而不志于此者,则唯其所好恶者异也。”(同上)他认为“意”有三个特点:一是“己所不欲,意不自生”(同上),即没有个人的欲望,也就没有任何意念之类的心理活动;二是“意居身心之交”(同上),即“意”是心与身的媒介,意志行动必须以“意”这种心理活动为基础,而心理的东西转化为身体的活动,必须“以意为之传送”;三是“起念于此,而取境于彼”(同上),即“意”是以往经验的积淀,“如不因有色现前而思色”。关于“志”与“意”的区别,他也提出了一些新见解:一、意是“因一时之感动”而产生的,志则“未有事而豫定”。

二、意“乍随物感而起”,旋起旋变,志则“事所自立而不可易”,具有一定的坚定性。三、志与意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比例,据此,可把人分为庸人(有意无志)、中人(志为意乱)、君子(持志慎意)、圣人(有志无意)四等。

王夫之的遗着有一百多种,四百余卷,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涉及心理学问题,较多的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思问录》、《俟解》和《四书训义》等。

上一篇:颜元 下一篇:心理学人物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