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率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18:31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961页(433字)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的总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比率。

即:

行政总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投入,行政总产出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等。由于投入中的复杂脑力劳动和产出中的工作质量等难以计量,所以行政学界对如何具体应用以上公式有不同意见。传统学派认为:人手少,花费财力、物力少,办事多而且好就是效率高;行为学派主张效率的高低,要看行政工作对群众行为影响的大小好坏,包括群众的意见是否一致,工作是否协调,共同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等;决策学派主张从决策的好坏,即是否选择了最佳决策方案来判断效率的高低;系统学派主张以行政过程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互相协调的程度和行政组织的整体合理性,来评价行政效率的高低;数量学派主张把有关要素全部加以计量来进行衡量。不管哪种主张,都承认行政效率在比较中得出,即人、财、物、时花费少,工作完成得多,质量高,效果佳就是高效率,否则就是低效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