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42:0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1038页(393字)
王莽称帝后为解决社会矛盾而进行的社会改革。
西汉末年,贵族、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建立新朝。为解决以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社会矛盾,附会《周礼》,托古改制。
下令全国土地为“王田”,奴婢称私属,皆不得买卖。
一家不满八男子,占田过一井(900亩),余田分与亲族邻里。无田者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企图以恢复井田制的办法,制止土地兼并。实行“五均六筦”,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城市设五均司市师。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事业,企图以此控制市场,垄断工商业。
多次变更币制、官制和行政区划。恢复五等爵制。推行严刑峻法。
王莽改制引起了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加深了人民的苦难,终于导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新莽政权也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迅速崩溃。
上一篇:盐铁会议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