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53:27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1095页(468字)

15-19世纪发生于英国的大土地占有者剥夺农民土地,侵吞村社公地的过程。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式。15世纪末,由于毛纺织业高度发展,毛价格上涨,加上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大地产主遂采用暴力侵占农民土地和村社公地,建立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牧场,造成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和大批流离失所的“自由”劳动者。16世纪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曾大批没收和拍卖教产,又加速了圈地和剥夺劳动者生产资料的过程。

为了恢复旧的封建秩序,都铎王朝多次颁布血腥立法,迫害流浪群众,驱使无业游民就业,引起1549年的凯特起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在18世纪颁布了一系列准许圈地的法案,使圈地由自发阶段发展到官方直接干预阶段。到18世纪中叶,英国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存在。

农民反抗圈地运动,曾多次发动起义,但最终都在英国政府的镇压下失败。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化,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生产资料集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

它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和市场。

上一篇:日本大化革新 下一篇:伊丽莎白一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