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宗教战争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53:35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1096页(535字)
即胡格诺战争。
是1562-1594年法国新、旧教贵族集团间的内战。16世纪30、40年代,加尔文教在法国南方广泛传播,信徒中有资产阶级、手工业者,也有对专制王权不满的南方贵族,统称“胡格诺教徒”。1562年3月,北方天主教大贵族首领弗朗索瓦·介斯率军袭击瓦西镇胡格诺教徒,酿成血案,挑起两大贵族集团间的战争。战争历时30余年,重要战役10余次,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560-1572年为第一阶段。
双方以把持国王夺取国家政权为核心展开了斗争,交战3次,互有胜负。1570年8月签订圣热曼“和解敕令”,规定新教徒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作礼拜,可以担任国家官职,可以控制4个要塞。
1572-1576年为第二阶段。经多次战斗,最终不得不准予新教徒在一切地方有信教的自由;在高等法院下有权建立自己的分院;除以前的要塞外,另加8个要塞。
1576-1594年为第三阶段。双方争夺的结果,是1598年4月13日颁布了妥协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全国恢复天主教的礼拜,已没收的土地和财物归还天主教会。同时也规定胡格诺教徒有信仰和崇拜的自由,有权召集自己的宗教会议,在担任国家官职上与天主教徒享受同等权利。南特敕令标志着法国内战的最后结束。
上一篇:伊丽莎白一世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