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斋建醮
书籍:金瓶梅鉴赏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6:27:1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金瓶梅鉴赏辞典》第205页(544字)
斋和醮有别。斋,来源于古代的巫术礼仪。《礼记·祭法》:“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也。”《易·系辞》:“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注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祈福者自己首过、祈禳称“斋”。到了南北朝,道教的“斋”逐渐程式化,有严格的规范和仪式,不同派别也有不同的斋仪。据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记载,当时上清派有两种斋法,“绝群离偶法”、“孤影夷豁法”;灵宝派有斋法九种,金篆斋、黄篆斋、明真斋、三元斋、自然斋、三皇斋、太一斋、指教斋;正一天师派有涂炭斋。
斋用于祈禳、保安、消灾、集福与拔度、悼亡等。比如上清斋“先拔九幽、次及家门,后及己身”。灵宝斋可“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引《圣纪经》)。醮来源于古代的祀神、祈福活动,是道士们祭祀神祇的仪式。
《道门定制》卷六引杜光庭语曰:“醮,祭之别名也。”其程式根据主祭神的不同而有“罗天大醮”(普祭众神)、“三官醮”(天、地、水)、“北阴醮”(主祭北阴大帝)等等。发展到后来,祭神“其小者惟二十有四,其多者至三千六百”(《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卷三一九)。建醮目的也同样是祈禳、保安、消灾、集福、拔度、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