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上舍
书籍:金瓶梅鉴赏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6:46:3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金瓶梅鉴赏辞典》第261页(459字)
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
西周已设。《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太学,承师问道。”后历代沿置。
从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即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但性质相近。
宋代的太学属国子监管辖。上舍,太学生等级名,宋代在熙宁四年(1071)定“三舍法”,太学生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其中上舍最优,内舍次之,外舍又次之,学生在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下,可依次而升,最后按照科举的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小说所写蔡京“条陈”中所言“每岁考试上舍,则差知贡举,亦如礼闱之式”者,其意谓要将原仅在太学中施行的“三舍法”推向全国。《宋史·职官五》载崇宁元年蔡京言曰:“有诏天下皆兴学贡士,以三舍考选法遍行天下,听每三年贡入太学。上舍试仍别为考,分为三等,若试中上等,补充太学上舍,试中中等、下等者,补充内舍,余为外舍生。”于此可见其意图,并可见其推行办法是由各地学校按时“升贡”,经过考试,分别补充太学中各舍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