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0:26:5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166页(396字)
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各宿所包含的恒星都不止一颗,而是相邻的若干颗恒星的组合,形成古代的星空区划体系。二十八宿是,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牵女)、女(须女或婺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觜觿)、参;南方朱鸟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二十八宿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八至五世纪)的《诗经》、《夏小正》等书中已有不少记载。1978年夏,湖北随县发掘出战国初年的古墓葬(年代定为公元前五世纪),其中有一件漆箱盖,上面有二十八宿的名称,还有与之相对应的青龙、白虎图像。可见二十八宿的星空体系在我国很早就形成了。